重要提示: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,违者账号将被封禁!
查看《购买须知》>>>
首页 > 干部教育培训> 经济建设
网友您好,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:
搜题
拍照、语音搜题,请扫码下载APP
扫一扫 下载APP
题目内容 (请给出正确答案)
[单选题]

李大妈有10万元在某银行的手机APP上看到某款理财产品的信息,信息如下:不承诺保本,风险级别为R2,投资期限是30天,起购金额5万元,年化收益率是2.8%-3.8%,她还看到:“年化收益率按365天计算,未到投资期限赎回,不享受收益。”如果将这10万元全都用于购买该理财产品,循环投资,则年内李大妈的收益最多是多少元?()

A.3874.98

B.3747.95

C.3378.84

D.3974.29

答案
查看答案
更多“李大妈有10万元在某银行的手机APP上看到某款理财产品的信息,信息如下:不承诺保本,风险级别为R”相关的问题

第1题

下列行为不构成使用假币罪的是()。

A.甲用总面额1万元的假币参加赌博

B.银行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,用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

C.甲在与他人签订经济合同时,为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,将总面额20万元的假币冒充真币出示给对方看

D.甲用总面额10万元的假币换取高某的1万元真币

点击查看答案

第2题

下列行为中,构成使用假币罪的是()。A.甲用总面额l万元的假币参加赌博B.甲是某银行工作

下列行为中,构成使用假币罪的是()。

A.甲用总面额l万元的假币参加赌博

B.甲是某银行工作人员,利用职务上的便利,用假币换取真币

C.甲在与乙签订经济合同时,为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,将总面额20万元的假币冒充真币出示给乙看

D.甲用总面额10万元的假币换取乙1万元的真币

点击查看答案

第3题

下列行为可以构成使用假币罪的是()。A.甲用总面额1万元的假币参与赌博B.银行工作人员乙利用职务

下列行为可以构成使用假币罪的是()。

A.甲用总面额1万元的假币参与赌博

B.银行工作人员乙利用职务上的便利,以伪造的货币换取真币

C.丙在与他人签订经济合同时,为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,将总面额20万元的假币冒充真币出示给对方看

D.丁用总面额10万元的假币换取高某的1万元真币

点击查看答案

第4题

个人钱包密码设置和重置/找回的渠道有哪些?()

A.数字人民币APP

B.熊猫APP

C.手机银行微应用

D.柜面

E.智慧柜员机

点击查看答案

第5题

某市商务局局长陈某未经批准兼任某企业职务并领取薪酬,同时花公款10多万元在媒体上宣传自己。由此可以看出,陈某违反《公务员法》的行为有()。

A.未经批准兼任企业职务

B.贪污国家资财

C.在兼职单位领取薪酬

D.浪费国家资财

点击查看答案

第6题

下列情况说明经济效益提高的有( )。

A.某厂去年资金有20万元,获利2万元,今年扩大投资使资金上升到40万元,获利4万元

B.某工厂投资规模比去年扩大10%,利润增长5%

C.某工厂精简机构,实行优化组合,全厂职工减少20%,但利润与去年相同

D.某工厂去年每人创造l万元新价值,今年在职工数量增加后,每两人创造1万元新价值

点击查看答案

第7题

周某和甲、乙二人合伙经营“重庆火锅城”,三人商定由甲负责全面的经营管理.在经营过程中“重庆火锅城
”欠丙货款5000元.乙用从某银行贷来的10万元投资股票,投资失利到期无法还贷.丁有一栋房屋,出租给甲住,甲拖欠了六个月的房租12000元.于是,丁就经常在“重庆火锅城”赊账消费,共欠餐饮费12500元.关于本案,甲、乙、丁和某银行分别提出以下请求,其中哪一项是有法律依据的?【】

A.甲说:“丙的货款,应该由‘重庆火锅城’来偿还”

B.乙说:“我没钱还银行的贷款,我可以用对火锅城的10万元出资偿还”

C.丁说:“我的欠账和甲欠我的房租相抵销,我只还火锅城500元即可”

D.某银行说“我可以检查火锅城的账目,看看丁是不是有能力以火锅城的收益还贷”

点击查看答案

第8题

纳税人在手机APP上办理年度汇算时,不小心误删了某条收入数据,应该怎么办?()

A.点击【撤销删除】

B.点击【恢复数据】

C.无法修改

D.点击【撤销申诉】

点击查看答案

第9题

T2判读室操作员在等待服务的过程中的禁忌有()

A.不串岗聊天或扎堆聊天

B.不在岗位上玩手机

C.看报纸书刊

D.吃东西听音乐

点击查看答案

第10题

某企业每年年初在银行中存入30万元。若年利率为10%,则5年后该项基金的本利和将为()万元。(P/A,10%

某企业每年年初在银行中存入30万元。若年利率为10%,则5年后该项基金的本利和将为()万元。(P/A,10%,5)=3.7908;(P/A,10%,6)=4.3553;(F/A,10%,5)=6.1051;(F/A,10%,6)=7.7156。

A.150

B.183.153

C.189.561

D.201.468

点击查看答案

第11题

2005年5月27日,张某通过手机发短信给生意伙伴王先生,短信中说:“我急需用钱,请你先预支货款3万元,并将钱汇到
我银行卡里。”王先生随即将钱汇给了张某。一个星期后,王先生再次收到张某的短信:“你上星期汇的3万元预付款太少了,你再汇2万元吧。”王先生又再通过银行预支货款2万元。因都是短信来往,两次汇款王先生都没有索要收据。此后,因张某一直没提过上述预支款的事,而且也未向王先生发货,王先生产生了警惕,于是向张某催货。但一直索要未果,于是在2005年6月20日将张某起诉至当地法院,要求其发货或归还其5万元钱,并提交了银行汇款单存单两张作为证据。但张某虽承认收到王先生两次汇款5万元,但却坚称这是王先生归还以前欠她的货款。

案例问题:

点击查看答案
下载APP
关注公众号
TOP
重置密码
账号:
旧密码:
新密码:
确认密码:
确认修改
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购买前请仔细阅读《购买须知》
请选择支付方式
  • 微信支付
  • 支付宝支付
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《服务协议》《购买须知》
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
已付款,但不能查看答案,请点这里登录即可>>>
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(元)

订单号:

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

请不要关闭本页面,支付完成后请点击【支付完成】按钮
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
恭喜您,购买搜题卡成功 系统为您生成的账号密码如下:
重要提示: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,违者账号将被封禁。
发送账号到微信 保存账号查看答案
怕账号密码记不住?建议关注微信公众号绑定微信,开通微信扫码登录功能
请用微信扫码测试
优题宝